已經有36年歴史的UA 戲院院線,因為疫情影響,被迫停止營業達多個月,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昨晚宣布結業。由於我以前也經營過院線業務,我對這個消息更有切膚之痛。
同樣地酒吧,夜店和卡拉OK在去年三月至今,被政府強制關閉已經超過200多天,令大部分商戶無力周轉,員工飯碗不保,業內結業潮已經開始大爆發,一切與業界有關之行業亦大受影響,如酒商,食物供應商........... ,牽連甚廣,香港數十萬從業員以致其家庭經濟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根據政府報導,近日連續多日香港確診數目已經下降至單位數字( 除昨天有13宗外 ),但政府仍未有考慮讓以上行業能夠早日恢復營業。 最奇怪的是,在上週末黃昏,我在中環Soho酒吧區,見到人頭湧湧,有外國人/本地人手拿酒杯開心地暢談暢飲,因為這些店舖都持有餐廳牌照,所以他們可以照常營業。也有朋友告訴我,近期他們也會在一些餐廳,酒樓吃飯唱卡拉OK,因為這些店也是同樣地持有酒牌和飲食牌照。更過份的在報章上也看見不少無牌樓上酒吧或派對房間肆無忌憚地經營。似乎政府強制停業防疫措施,是針對牌照的類別,而不是針對市民在公眾地方飲酒/唱歌的行為。 強制持牌酒吧,卡拉OK停業,就好像只是懲罰我們有合法牌照的守法同業............有效嗎?公平嗎?
香港疫情在農曆新年過後,也沒有出現根據專家早前預測的,第五波大爆發,防疫和經濟是需要平衡的。 很多國家,當近日疫情稍有放緩,立即放寬很多限制措施,包括准許多個行業復業。
其實我並不寄望政府有新的諗頭,只需要跟隨其他國家成功的例子便足夠了。